表面粗糙度标准的提出和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,它经历了由定性评定到定量评定两个阶段。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表面性能的影响从1918年开始首先受到注意,在飞机和飞机发动机设计中,由于要求用少材料达到大的强度,人们开始对加工表面的刀痕和刮痕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加以研究。但由于测量困难,当时没有定量数值上的评定要求,只是根据目测感觉来确定。
传统粗糙度仪采用的是针描法的工作原理,由传感器、驱动器、指零表、记录器和电感传感器组成。测量时将触针搭在工件上,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,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,触状在被测表面滑行时,将产生上下移动,此运动再经由传感器,记录器生成检测结果。
由于传统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设计缺陷,存在着以下难以克服的问题:
(1) 测量参数较少,一般仅能测出Ra、Rz、Ry等少量参数;
(2) 测量精度较低,测量范围较小,Ra值的范围一般为0.02-10μm左右;
(3) 测量方式不灵活,例如:评定长度的选取,滤波器的选择等;
(4) 测量结果的输出不直观。
为了克服传统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不足,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改进,研发出新一代的3D光学非接触轮廓粗糙度仪,采用了较为先选的可选择数字滤波器,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灵活的处理,测量结果及图形可以在显示器、打印机或绘图仪上非常直观地输出来,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,既大大增加了测量参数的数量,又提高了测量精度。
3D光学非接触轮廓粗糙度仪的使用注意事项:
1、严格避免碰撞、剧烈振动、重尘、潮湿、油污、强磁等。
2、传感器用后请及时放入盒内保存。
3、电池电压不足时应及时充电。工作的同时允许插入电源适配器,但如测试Ra值较低的样块时将会影响测试精度。如果充电数小时后,电压仍然不足或充满后使用很短时间又发现电压不足,则需更换电池。
4、因传感器为十分精密的部件,拆装操作不慎会遭到损坏,故建议在测量中集中使用,尽量减少拆装次数。
上一篇:瑞士PWB对刀仪三大特点下一篇:表面粗糙度符号及Ra,Rz,Ry区别